首页
协会介绍
项目信息
投促代理
联合办公
联系我们
协会动态
欧洲

疫情后产业格局演变思考

发布时间: 2020-04-15 04:29:14 浏览次数:

此次疫情从国内到海外,对全球产业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是一次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结合对法国投资促进工作,预计“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服务对象-企业和政府将会更多关注产业链去中心化、产业链本土化、技术创新化、生产智能化、生产灵活化和标准统一化等领域。具体分析如下。

 

1. 产业链去中心化

中国早已成为“世界工厂”,各个产业的原材料和零配件大多数来自中国。随着中国疫情首先爆发,欧美许多工厂因为原材料和零部件断供而被迫停工。以口罩产业为例,中国是全球口罩最大制造国,疫情发生前产能已占全球的50%。而对于法国,自2015年起,口罩已经不在法国战略储备范围,政府认为如果有需要,可以直接从中国进口,造成今年疫情发生时国库符合医生使用的防护口罩FFP2“零库存”。因此,不少国家开始考虑将生产基地迁回本国或者分散至其它国家来降低生产断层的风险。

 

“引进来”:疫情过后,预计各个国家不会再完全依赖某一个国家的原材料和产业链,而进一步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将会争取更多整个产业链的控股权,以掌握更多的产品自主权。

企业需求:外资需要在华投资更加自由灵活,进一步减小负面清单。

 

“走出去”:随着更多国家政府“去中心化”要求,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有海外市场的地方建立生产基地。

企业需求:企业走出去一条龙服务,了解海外市场的生产标准和市场需求。

 

2. 产业链本地化

疫情过后,每个国家都会更加重视每个产业的平衡,根据各自的需求,建立本地化的应急物资产业链。在一定范围内,国家能够完全拥有产业链的自上而下的全部资源,避免出现产业链因为某一环节断层而影响整个产品本地供应。

 

3. 技术创新化

以口罩为例,未来可重复使用的新材料口罩将进入大众需求。

 

“引进来”:欧美高新科技和产品需要国内大量场景应用市场,中国引入外资企业,一起开拓中国市场,满足境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提高中国市场竞争力。

企业需求:需要更多的鼓励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的政策,并促进外国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企业合作,来更加成功进入中国市场。

 

“走出去”:在中国已经拥有一定市场份额,高新和智能产品通过中国市场认可的中国企业,利用国内大量场景应用优势,加快企业进入海外市场。

企业需求:完善的海外市场分析,与外国当地企业的深度研发合作,为合适的创新产品进入合适的海外市场创造条件。

 

4. 生产智能化

本次疫情让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了“人”的局限性,疫情将成为制造业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催化剂,迫使企业加快工业互联和智能化变革。

 

“引进来”:对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工艺进行智能改造升级的外国工业互联企业引进。

企业需求:外国工业互联企业对国内营商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完善的需求。

 

“走出去”:海外设厂的中国企业也会更加注重生产自动化,摆脱对人工的依赖。

企业需求:拥有自动化优势的海外本地工程技术公司合作。

 

5. 生产灵活化

因疫情需要,大批医疗器械企业、服装企业包括一些生产尿不湿的企业,纷纷转产口罩和防护服。疫情之后,企业会将生产线再转回原主业。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不断变化对企业的灵活生产提出更高要求。

 

“引进来”:未来新建工厂将更注重生产线灵活化。

企业需求:多功能生产线可能是新的需求,跨行业人才需求。

 

“走出去”: 中国企业海外新建工厂也会注重生产线灵活化。

企业需求:有能力建设多功能生产线的工程技术公司。

 

6. 标准统一化

还是以口罩为例,中国生产的口罩很多没有欧盟和美国标准认证,待到中国疫情缓和,欧美疫情紧张时,都一窝蜂去排队做认证,也导致很多山寨认证机构出现。四川省作为生产大省,直到今年2月才在成都市市长的亲自支持下仓促建立第一条医用N95级别口罩生产线。

 

“引进来”:外资工厂会更多的以欧美标准作为生产要求。

企业需求:欧美权威的标准认证机构在国内的普遍化。

 

“走出去”:中国企业在国内的原材料和零配件生产都应符合欧美标准,整体提高产品水平。

企业需求:对于产品品质的整体把关,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全球统一标准。

 

此次全球疫情发生,相信将会对各行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产生巨大推进作用,各国设立独立产业链生产也不现实,预计全球协同一体化将会进一步加深。


分享到: